《李丹风云对话》CNC著名主持人李丹采访:全国政协委

2014-06-13 20:42:05  腾讯蓝房网在线 


中央选择房地产行业作为领军行业符合国情  控制好房价中央还会出台政策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林达集团董事长李晓林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腾讯蓝房网在线访谈。我是主持人李丹,我们今天邀请到的访谈嘉宾,是全国政协委员、北京林达集团董事长李晓林先生。李晓林先生也多次作客我们的腾讯网,和网友进行坦诚的交流与沟通,给网友们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众多的网友都一直期待着能再有机会和您在网上交流。今天,李晓林先生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再次和我们面对面交流,先请李董事长和我们网友打个招呼。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林达集团董事长李晓林

李晓林:新的一年开始了,希望大家能够在新的一年里工作顺利,心情舒畅,家庭幸福。

主持人:我代表腾讯网的网友向您表示热烈的欢迎。

李晓林:谢谢您。

主持人:新华社记者李丹

主持人:2月27号的时候温家宝总理作客新华网,主要谈了三个观点,第一点增加保障性住房,增加住房供给,第二点谈到要鼓励和支持人们改善性住房,抑制投机性和投资性的住房,第三点管理和住房,比如说一些现象,政府加大监控和控制力度,不知道李董事长对这块有什么样的解读。

李晓林:温总理跟网友的在线交流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都非常好。首先是他讲了把房地产的市场要控制好,房价要控制到合理的价位上去,要保证供给,并且多建政策性住房,初衷都非常好。实际上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在08年的时候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这个行业也受到一些冲撞,当时房价没有起来,甚至有些地区的房地产价格有所下降,到后来中央在08年的年底出台好多政策或者叫救市政策来使房地产行业重新振作起来。我想中央想使房地产率先起来,因为中国国情跟国外不一样。当时中央决定是正确的,选择让房地产先起来,因为房地产能够拉动几十个行业同时起来,钢材、水泥、家装家装家电等都跟着起来,中央出台了这些政策。到了09年初,尤其3月份就出现了小阳春,房地产开始有所回暖,到5、6月份开始起来了,到10月份左右房价涨的特别高了。

中国的经济当时选择了房地产作为领军行业应该是正确的,后来汽车行业,轻纺、食品等跟着起来了,所以当时中央的决策和一些措施都是非常正确的。后来又非常尴尬,到了09年下半年,甚至到第四季度房价涨的太高了,所以我们老百姓有些意见,中央又在去年年底进行了一些调整,把过去一些政策退回来不再执行,是为了把现在房地产市场过热和房价过高想调下来,就是你说的温总理跟网民网友交流时候说的一些,也代表中央的声音,我觉得挺好的,老百姓当然希望房价能够控制好,别太高了。

中央出台的国十一条也好,北京出台的京版十一条也好,调控的思路都差不多。一是控制好房地产市场和房价,二是控制好外资热钱进来以后影响我们的市场,第三多建一些政策性的住房等等这些,满足一些低收入家庭的需要,第四顺应民意,我们也要调整,使大家能够对现在房地产的市场能够接受,我觉得都不错的。我觉得能听到国务院总理的声音也是挺重要的。

所以,我觉得我们能够在这个时候能听到总理对房地产行业和房价这样的声音,非常重要。在购房者都保留观望态度的时候,我觉得调控政策应该落地。我觉得控制好房价,估计中央还会有一些政策出台,现在出台的还比较温和。在中国经济走出低谷的时候,房地产做了领军的行业,现在形势非常好的情况下,房地产应该为我们提升整个经济保驾护航,从领军行业转化成保驾护航的角色很重要,从稳定发展中央出一些政策,这个政策比较适时,也比较正确的。

商住价格倒挂不正常

提议:中央出台利好商业地产的政策

主持人:您认为中央在两会之间还会出台什么针对房地产行业的政策,同时,你有没有对房地产的提案可以跟网友分享一下。

李晓林:我觉得中央提的一些政策和京版十一条都非常好,但是这里面需要完善,操作起来需要一些细则,一些规定要做。这次全国两会尤其我们全国政协会议在3月3号开幕,我做了四个提案,其中两个提案涉及到房地产行业,其中有一个提案是这样,现在房地产市场主要是住宅产品热,住宅价格涨的非常快,而且产品有时候短缺,其实商业地产并没有起来,商业地产甚至价格倒挂,其实这是不太正常的。我这次建议想这样,中央能够出台一些政策,能够对商业地产发展有利的政策,这样的话能够使现在好多炒房子的,投机性,投资性这类的钱都挤到住宅市场去了,住宅市场本来就产品短缺,把这块弄的很拥挤,把价格炒上去,如果商业地产能够起来,投机类、投资类能够转移到商业地产上去,能够把住宅市场的空间扩大,这样又能够把商业地产活跃起来,商业地产起来保增长,保就业,丰富大家的生活需要,GDP拉动都有好处的。我们房地产价格热,都是住宅的,现在的政策比较紧,这个紧的程度,央行有个121号文件,条款有规定,买商业房的贷款是十年,五成按揭,我建议是不是可以七成二十年按揭,另外在物业经营的税费上能够降下来,这样能够把商业地产活跃起来,这样有一部分钱流到这里来。

实际上包括温总理的讲话,还有国版京版11条都是为了房地产的市场抑制炒房、投机、投资类的,包括限外令,他们的钱进来有些不是为了住房而是为了炒房。所以这次我做了一个提案就是商业地产能够给它降低门槛,出一些好的政策,我觉得这是一块,因为我觉得这个重视不够,研究的住宅,其实房地产由这几块组成,所以我建议能不能央行把这个文件调整一下,然后税务总局研究一下是不是把商业地产的税费降一点。

主持人:中国地产很多人说去年四万亿投资引起资产价值泡沫,2010年造成房地产价格存在一些泡沫,这个泡沫是一些结构性的不合理。

李晓林:商业地产应该是活跃的在大城市里面,国际化大都市应该最活跃的,而且价值最活跃的,应该把钱投在这块,你投资性的需求投这方面比较好的管道,咱们反而没做好,大家都投到住宅去了,所以我想限制二套房的政策都收回了,限制老外的买房也限制了,首付贷款也提高了,节流和开元同时进行比较好一些。

主持人:商业地产也会带动一系列行业的发展。

李晓林:对,也可以保增长,保就业,还有商业建了以后需要雇工,就解决了就业问题,为什么非得挤到住宅去呢,政策上调整一下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林达集团董事长李晓林

准备在石景山建西林达·海渔广场

“两条鱼”东西呼应宛若八卦图

主持人:林达集团2010年商业地产发展有什么规划?

李晓林:我们林达·海渔广场是非常好的一个商业项目,我们引进了六位一体的概念商业居住理念,商业、街区、写字楼、酒店、艺术馆,还有五万平方米的公园等等,不是简单的商业综合体,我们属于在这里工作生活都很愉快,我们在去年6月份开的盘,有五个月的时间基本上卖完了,非常好,我们实际还有留着经营的商街,招商、出租。我们今年准备在石景山区建一个西海渔广场,规模比这大一倍,这是一条鱼,我们准备做两条鱼,像一个八卦图,西部也缺这样的城市综合体,因为这是一个综合类的项目在当地建成以后对当地经济持续发展会有好处。住宅卖完以后就没有地了,我觉得综合体北京缺很多,沿着三环就没有地了,四环只有华贸,然后五六环就没有,人们在这里生活、购物、消费都能够解决的,还能够享受到园林环境的感觉,这个挺好。我们这是一个仿生建筑,仿生态一条鱼的建筑,而且里面有低碳环保的设备,然后我们的文化是海洋文化,在内陆城市在北京搞一个海洋文化为主题的建设项目大家很喜欢。

主持人:我们觉得你设计理念非常好,非常具有艺术性质。我们知道在北京、中国有很多商业地产的集团,你怎么看待目前中国的商业地产的格局,你的竞争对手有哪些,你怎么看待林达集团的角色?

李晓林:现在竞争不激烈,现在需求还是比较高的,为什么需求比较高?因为现在还是少,商业地产确实需要周期比较大,首选搞住宅类的建设项目,商业项目都排在后面,今后估计产生一些激烈的场面,首先我们选择好功能、定位、建筑走向,还有文化理念,我们都给设计好,将来我们会克隆这个项目,做一条鱼,两条鱼做下来,在北京做完到三亚去做,可能到沿江沿海去做。

主持人:你的地理位置让我想到在石景山也有其他商业地产项目存在,你的经营理念特色,还有到时候的定位可能是要在商业地产中有自己的特色。

李晓林:他们好多人看了觉得,包括海南的琼海市的市委书记到我这儿考察,他都想不到在内陆有这样的海洋文化建设项目,他看了以后说我们海南都没有做出这样一个海洋主题的建设项目,也是非常喜欢,将来我们可能在海南发展这个项目。

提倡阶梯型住房消费

今年房价趋势:平稳不下跌

主持人:回到两会的话题,去年有一部电视剧就是《蜗居》,很多人觉得买房成了年轻人的压力,高涨的房价是很多老少三代齐上阵买房,我不知道2010年的房价你怎么预测?

李晓林:第一,我们应该提倡梯级消费,我刚工作跟父母住在一起,后来单位给一间房,一点点发展起来的。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全民都买房不太可能,全世界没有一个政府这么伟大,把大家问题都解决,一次性问题都解决,我觉得我们政府已经很了不起了,这么多人能买房。我想是不是政府多搞一些廉租房,让大家租房,有地住,这是挺重要的,他住完了政府再租给另外的人。但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非常快,过去农村包产到户这么多年,挣了钱搬到县城去住,然后又搬到省城有钱了又愿意搬到以下一线城市去住,往大城市涌入的速度越来越快,来北京的不愿意走,没来的还愿意来,前仆后继的,城市需要住房,租一间房,也愿意住,租房也刺激房地产的发展。因此我觉得,没有房的买房或者是租房,有房的卖小房,买大房,需求就是我们所谓的刚性需求。刚性需求就是这样,有钱不见得买得起房,我们农民工到大城市打工,他住房是刚性的,大学生毕业住房也是刚性的,所以我提倡梯级发展。跟汽车一样,条件没达到骑自行车,坐公交,汽车大家都能接受,但是我还是提倡梯级消费的习惯。根据城市化发展进程来说的话,现在还属于产品短缺,现在房价下来可能性不是很大,需求性往上,而且成本上升,房价下的很多可能性不是很大。我们总理有这么大的决心,加上将来是不是考虑政策上进行调整,能够多盖一些政策性的房子,让普通老百姓买得起住得上,能做到非常不容易了。

主持人:对于很多人来说,今年的买房决策属于观望状态,今年的房价会不会出现一个拐点,比如说稳步上升,前高后低的态势?

李晓林:今年房价的问题,我想是这样,不会像去年这么疯狂的涨,但是应该是平稳的,平稳不下跌的,是这样一个局面。我觉得应该是这种情况。

主持人:有些人预测房子均价可能不会下跌,但是一线城市是稳步上涨,二三线城市有所下跌,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李晓林:全国城市发展不平衡,所以我觉得在总的来说,我们的成本是上升的,劳动力成本,尤其是大城市,一线城市的生活成本非常高,原材料成本都在涨,所以能够很明显的下降,现在看不到,今年是最强。但是我觉得重要的是能够控制住,让它平稳,我觉得能做到这一步今年挺了不起的。

主持人:今年想买房子的人是一个合适的出手机会的吗?

李晓林:对,要根据你自己的需求。因为大家条件都不一样,有些人收入高一点,有些人收入少一点,不可能都在一个消费水平线上,根据你自己的条件安排好。我想一定会更好一点。

主持人:还有很多人说目前房价的虚高跟目前的土地财政政策有关,政府的财政收入跟土地收入有很大的挂钩,所以导致现在的房子居高不下,你觉得这样的现象会在短期内有改善吗?两会有对这方面制度有所出台吗?

李晓林:现在是这样,现在中央的土地政策没有大的变化,现在是一方卖地,八方抢地,这也不好,但是八方卖地一方买地也不可能,怎么选择控制好,我们现在说控制好房价,同时我也说控制好地价,现在都是招拍挂,是不是也可以有一些协议出让,不是你占的土地这方说了算,还是国家土地主管部门说了算,土地出让方,比如说工厂,我可以出让,比如说土地部门定价,国家收走哪块,企业留哪一块都可以,现在全是靠政府收地,收地成本都挺高的,然后再卖地,我觉得搞一点协议出让是可行的。这次我提案,现在土地出让的钱都归地方财政了,不符合科学发展观,是不是土地收入都由中央管理,按年按比例拨给地方使用,反正都是地方用,别一次用完,按比例,按年这样的话地方政府使用。所以我觉得这样可持续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李晓林和主持人合影

慈善、扶贫是企业公民的责任

实现房地产行业的繁荣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

主持人:刚才你谈到两会期间有四个提案,有两项对房地产行业的,还有两项关于公益事业的。

李晓林:2002年我建议加快建设造血干细胞骨髓库,我们建议能够大家社会给捐款,中央给予支持,能够把骨髓库建立起来。中国有四百多万的白血病患者等待治疗,如果没有骨髓就没有办法治疗,所以我们建议我们跟红十字总会合作,我们约了民建的企业家合作出资,然后我在十届全国政协会议上做了提案,关于加快中华骨髓库建设的提案,当时中央和媒体都很重视,后来从福彩拨了两个亿,然后社会又捐款,在去年9月份中华骨髓库达到100万例,成为全世界第三大骨髓库。后来发现骨髓库配型以后,接受治疗只有10%,因为治疗费用太高,大家拿不起钱,所以我在去年政协会议上又做了提案,建议把骨髓移植费纳入医保。第二个提案关于孩子的,小孩一出生没有身份证,一出生给他办户口的时候是不是办一个身份证,这样好鉴别,打击拐卖儿童也好管理。我觉得这个成本不算什么,这些年我们财政收入很好的,因为大家办证也要花钱,办户口本的时候办一个身份证,因为外国出生以后就有身份证,是不是这个操作一下。

主持人:你从这些公益事业中肯定也有很多的感受,你怎么看待目前中国的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因为在财富积累以后,有很多人在购并一些贫富差距,你看来作为一个企业家如何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李晓林:中国的慈善事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比例还比较少。第二,实际上现在企业家责任逐渐的提高,你看我们在08年抗冰雪,后来抗震,大家慷慨解囊做这个事。我们也需要一些政策配套,媒体社会给予支持,再一个企业家应该提高层次,挣钱是手段,用钱是目的,一个人用多少钱都是有限的,我们给别人一分爱,我们获得十分的快乐,这需要提高,中国的慈善事业空间很大,所以我们做了十年多接近20年,一开始想帮别人挺高兴,挺光荣的,后来这些年我们做慈善、扶贫事业是一种责任,宣传不宣传我们都要做,帮助别人也挺重要的社会责任这样考虑问题。

主持人:我感到你的社会责任感非常强的,今年两会还有哪些话题你比较关注的?

李晓林:今年的话题农村问题,农民的问题,医改的问题,教改的问题,房地产的等等这些问题大家比较关心,也是大家要讨论比较激烈的一些问题。但是我们国家确实发展不错,速度比较快,可能会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需要进行调整,包括我们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快肯定对环境有一些伤害,还有现在提倡的低碳经济,要硬指标,所以我觉得大家都有这个意识,今后我想你要把低碳经济搞好,环保的相关政策需要出台,比如说建筑我使用了低碳技术,是不是国家给一些政策。

主持人:低碳住宅的确是现在很多人关注的话题,因为涉及到成本比普通住宅要高。

李晓林:低碳住宅就是这样,节能没问题,就是一次性投资高,是不是在政策上给予一些鼓励,我觉得这块是不是调整。

主持人:还有住房质量的问题,去年产生了“楼歪歪”等一些现象,开发商建造楼盘的时候对于楼房的质量和民生的安全有所忽视,你有什么建议和看法?

李晓林:楼脆脆的现象是个别的现象,但是出现了大家有一些意见,这不是开发商一家的事,施工单位也有问题,如果他偷工减料了也容易出现这个问题,我觉得法律上应该严肃处理这个问题,要这么干就人命关天,跟谋杀差不多,究竟哪个环节出现了缺陷都要搞清楚然后处以重罚,我觉得好一点。

主持人:要加强对房地产的监管,才能保证住房质量。

李晓林:这属于建筑施工的监管。

主持人:跟李总谈到了很多楼市的、房价、公益事业的问题,我们从今天谈话中了解到了李总在商界不同一面,还有他关心公益事业的一面,我们希望在两会期间,李总提出更多更好的建议,为我们建言献策,也希望你能够再一次作客我们腾讯蓝房网,非常感谢你今天的访谈,谢谢你,再见。

李晓林:谢谢。

了解环球资讯,敬请关注“李丹风云对话”微信公众账号和官方微博(新浪,腾讯微博平台同步放送);

您也可以直接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或直接登录以下网址进入官网微博,获取更多/更全的资讯信息;

【如需李丹代言或主持,请与总编室联系-电话:13426138778,邮箱:hqcjlh@126.com

李丹(腾讯)微博网址:http://t.qq.com/lidanzbjy?preview


 

热门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