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亚在线打车服务公司Grab今日宣布,已获得由软银集团领投的7.5亿美元F轮融资。根据外媒报道,此轮融资完成后,Grab估值将达到30亿美金。
滴滴宣布收购Uber中国区业务后的两天,彭博社曾报道滴滴出行和软银已私下达成交易,将共同向Grab注资6亿美金。不过滴滴出行是否参与本轮投资,Grab和滴滴双方都暂未确认。
Grab总部位于新加坡,提供出租车打车服务Grab Taxi、专车服务Grab Car和具有当地特色的摩托车服务Grab Bike,其服务已覆盖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印尼、越南这6个国家。Grab表示,目前平台上已有40万司机,用户下载量超过2100万。
Grab与滴滴的渊源已久。早在2012年,滴滴创始人程维就曾拜访过Grab集团的CEO兼联合创始人Anthony Tan。2015年8月,Grab宣布完成3亿5千万美元的融资,滴滴为投资方之一。2015年12月,滴滴与美国第二大打车应用Lyft、印度打车应用OlaCabs和Grab达成四方协议。四方协议的内容是四方通过API协同处理地图、导航和支付功能,实现国际旅客可通过既有软件接入当地出行网络。这意味着,中国用户在东南亚地区打开滴滴就可以使用Grab在当地的服务。对于一直聚焦于中国本土市场的滴滴,四方协议可以说是滴滴发展国际化业务的重要举措。
与滴滴不同,Uber一直致力于在全球复制共享出行模式,已在全球覆盖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城市。结束了在中国与滴滴的烧钱大战,Uber有了更多精力投入其他地区,显然,东南亚是一个重要战场。据此前媒体报道,Uber 内部人员爆料 Uber 计划将150名工程师从中国调离到包括东南亚在内的其他市场。
滴滴宣布收购Uber中国业务时,Anthony Tan就对员工写了一封内部信,其中说道:“针对滴滴与Uber中国的交易,我们能够预料Uber将会把重要精力投入到东南亚地区。但从Uber在中国的失败中,我们可以相信,只要坚持信心、凝聚力量,本土企业一定会获得最终的胜利。Uber失败了一次,我们会让它再失败一次。”
不过,Grab的状况也并不乐观。根据Tech in Asia公布的Grab 2015年的财务情况,与2014年同期相比,GrabTaxi净亏损的扩大速度高于收入增长速度。
根据2014年、2015年的亏损情况,Tech in Asia认为,Grab在2016年不太可能实现盈利。
Grab此次的领投方软银,出行版图里已经有了滴滴、印度的Ola和Grab。作为一直加码Uber竞争对手的投资方,如果Uber在东南亚成功,对软银的冲击会很大。此番向Grab投入更多资金,也是希望帮助Grab在东南亚市场保持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