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4月17日,中国文保民族品牌文化委员会主席、中国民族品牌促进网总编辑、中国民族书画院院长胡立新,中国文保民族品牌文化委员会浙江执委主席邵建华、副主席郭城等一行在金华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民宗局局长樊国斌,义乌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民宗局局长王东的陪同下,深入义乌市江东街道鸡鸣山社区和北苑街道四季社区,实地调研社区民族工作治理情况,并主持召开座谈会。
金华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民宗局局长樊国斌和义乌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民宗局局长王东首先分享了金华及义乌在少数民族服务管理、引导外来少数民族群众融入城市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金华市地处浙江中西部地区,是少数民族散居地区,也是浙江省五个民族工作重点市之一。目前金华世居少数民族人口1.6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52万,位居浙江省首位。其中,义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16.56万,少数民族成分53个,又是金华各县市中城市民族治理的重中之重。
樊国斌介绍到,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转型发展及金华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外来少数民族群众及流动信教群众大量涌入。面对新时期的新常态,金华民宗系统跳出部门看问题、立足社会解决问题,积极挖掘、引入各类社会资源,走出了一条具有金华特色的民族团结创建之路。其中,义乌正努力在少数民族聚居社区推动建立互相嵌入式的社区结构和社区环境,并以此为着力点,全面深化“教育、引导、管理、服务”四位一体的城市民族工作模式。
“因此,按照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的‘城市民族工作要把着力点放在社区,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的精神,我们在鸡鸣山社区建立了一套社区少数民族与汉族居民相互嵌入式的工作机制。”王东补充道。
乐众惠民,国际融合,民族社区治理结硕果
江东街道鸡鸣山社区位于义乌市中心区域,该社区现有常住人口3512人,外来人口约2.5万人,其中有29个少数民族2000余人、还有来自74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名境外人员。2016年,鸡鸣山社区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被誉为“联合国社区”。国家民委主任巴特尔来访鸡鸣山社区时便曾点评:“对国家民族团结进步而言,是一个伟大的事业。”多年来,鸡鸣山社区一直努力帮助少数民族和境外人员融入社区、融入居民,营造共居、共学、共创、共乐的社区和谐氛围。
社区党委书记何文君介绍到,鸡鸣山社区有着“外来人口多、境外人员多、少数民族多”这“三多问题”,社区党委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区域化党建、开放式管理”新模式,深化开展乐众惠民志愿服务,民族互嵌社区建设和国际融合社区建设等三大工程,不断提高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整体效应。
除此之外,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同胞更快更好地融入义乌,鸡鸣山社区还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会同当地小有名气的同悦社工服务中心,开办了少数民族普通话培训班、电子商务技能培训班、法律讲座等课程,免费向少数民族同胞开放。
“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义乌不仅获得经济物质条件的满足感,还能迅速融入当地文化,融入当地生活圈子,安居立业,获得深层次的满足。”这是鸡鸣山社区所有工作人员的目标和愿景。
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从本民族聚居地来到城市。民族社区成为基层治理创新的重要载体,其中少数民族社区更是维护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胡立新对鸡鸣山社区寓管理于服务的理念及推进社区志愿服务、民族互嵌、国际融合的特色实践表示充分认同,他表示,在义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鸡鸣山社区在少数民族社区治理上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也探索出了一条全新的模式,且实践证明这个模式是成功的,可以说鸡鸣山社区城市民族工作是在全国最具影响力的民族社区治理的品牌。作为城市民族社区治理的先进典范,中国文保民族品牌文化委员会将在顶层设计和品牌规划上,加大对社区的宣传和支持,鸡鸣山社区堪称是全国城市社区民族治理创新示范基地。
创业共富,文化互嵌,共谱民族和谐曲
鸡鸣山社区走访结束后,胡立新一行又来到四季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调研金华市城市民族宗教工作及民族社区治理工作,四季社区党委书记何剑鸣做相关工作介绍。
北苑街道四季社区目前有29个少数民族, 共计 533 人,其中布依族、土家族、苗族、回族较多。一直以来,义乌市北苑街道四季社区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精神,强化党的领导,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平台,建设民族互嵌社区;形成了党委统筹领导下,统战组织、社工组织、志愿者、企业等共同参与城市民族工作的多主体协同参与机制;自2017年12月引进同悦社工以来,构建了政府购买服务,以“社区”“社工”“社会组织”三社联动的运行机制;精准聚焦工商业集聚区社区数民族流动人口的需求,深入开展“创业共富”和“文化 互嵌”两方面工作;少数民族组建“红石榴志愿者”等多支志愿者服务团队,参与社区双向服务,形成了城市社区积极接纳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积极融入城市的良好局面。
胡立新充分肯定了四季社区民族团结工作和五聚五心工作法。他指出针对社区企业多,少数民族大部分在企业务工的情况,社区党委要围绕社区五聚五心工作、十大社区品牌等特点,积极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智能型社区,并创建好民族书院和社区之家。同时,要以人为本,通过专业的培训,努力提升企业人才技能,提高企业竞争力,特别是服务好小微企业的发展。
胡立新在最后表示,义乌市作为国际化化的都市,要不断讲好中国故事,展示中国文化,中国元素,中国形象,中国精神,不断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工作思想引向深入,推动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新决策新部署在义乌细化实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推动社区内重点人群相互融合,把民族工作落实到每一个“义乌人”的身边!
免责声明: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我们联系。